起诉星巴克
编辑
2018年5月,瑞幸咖啡向星巴克中国发出公开信,指责星巴克“涉嫌垄断”,称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对供应商伙伴频繁施压要求站队”。其后,星巴克回应称“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39][40]。5月16日,该案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2019年10月,案件以瑞幸咖啡单方面撤诉告终[41]。
財務造假
编辑
2020年1月,美国浑水研究宣布收到一份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42],称瑞幸咖啡是一种欺诈行为:“每家商店每天的商品数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至少夸大了69%,在2019年第四季度夸大了88%,并有11,260小时的门店流量影片为证”。负责公司審計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反舞弊團隊介入,公司三名獨立董事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提請董事會注意。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披露有關偽造交易的信息的調查進展。調查顯示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人民幣。受消息刺激,瑞幸股價於美股開市前暴跌近85%,較開市急挫近8成,並5度觸發熔斷[43][44][45]。在提交調查報告當晚,公司已發內部信,提及已將有關當事人停職,並已安排其他管理層接任[46]。而中國大陸的瑞幸咖啡門店也出現优惠券集中挤兑場景,瑞幸咖啡的APP、微信小程序因不堪重負一度全线崩溃[47]。中國證監會于4月3日下午也對此事發表聲明,表示對瑞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將依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1]。
4月5日,瑞幸咖啡通过新浪微博道歉,涉事高管及员工遭到停职调查[48]。5月12日晚,瑞幸咖啡宣布終止CEO錢治亞和COO劉劍的職位[49]。
5月19日,瑞幸咖啡宣布,称该公司已收到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资格工作人员发出的书面通知,称工作人员已决定将瑞幸咖啡股票从纳斯达克市场摘牌;而该公司计划要求纳斯达克听证会小组举行听证会[50]。
6月23日,瑞幸咖啡表示,收到第二封納斯達克摘牌通知,原因为未能提交年度報告[51];27日瑞幸咖啡宣布,確定於29日起從納斯達克停牌[17]。
7月1日,瑞幸咖啡宣布内部调查基本完成,瑞幸咖啡特别委员会发现,伪造交易始于2019年4月。瑞幸咖啡在2019年的净收入被夸大了大约21.2亿元人民币,成本和费用在2019年被夸大了13.4亿元。[52]
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完成了对瑞幸咖啡公司境内2家主要运营主体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的会计信息品質开展检查。检查发现,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人民币,下同),虚增收入21.19亿元(占对外披露收入51.5亿元的41.16%),虚增成本费用12.11亿元,虚增利润9.08亿元[53]。
9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瑞幸咖啡做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54]。
12月17日,瑞幸咖啡提出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的和解协议。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以解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对其提出的指控。该和解协议仍需等待美国联邦法官的批准[55]。
2021年2月5日,瑞幸咖啡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五章,向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56][57]。2021年9月,针对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投资者因为瑞幸财务造假蒙受损失而发起的集体诉讼,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与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表签署了1.875亿美元的和解意向书[58]。2022年4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根据《美国法典》第11篇第15章的规定,公司已经顺利完成债务重组,在债权人的支持下,公司正式结束作为债务人的破产保护程序。瑞幸咖啡称“至此已经全面解决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回归正常公司状态”。[59]
内斗风波
编辑
2021年1月6日,一份名为《关于罢免郭谨一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请求信》在网上流传[60],附图显示该联名信于1月3日发出,联名信认为郭瑾一“中饱私囊、贪腐;铲除异己、党同伐异;个人能力不足给公司造成隐患”,落款人包括7位副总裁、5位总监、34位区域经理。随后,郭瑾一发布内部全员信,称举报信是公司前任董事长陆正耀、前CEO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的,回应“自任职以来所作所为问心无愧”[61]。公司副总裁周斌、李军则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反击,称其“在全体员工面前极力狡辩,混淆视听”,并指控公司在郭谨一领导下“正气丧失、士气涣散,出现供应链、门店运营、员工流失等问题,关于郭谨一的贪腐我们掌握了大量证据。”1月7日,瑞幸咖啡官方发布声明,称公司董事会已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部分员工在联名信中对董事长兼CEO郭谨一的指控[62]。2月17日,瑞幸咖啡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已结束了对董事长郭谨一的内部调查,“并未发现证据证明郭谨一存在不当行为”[63],2月18日,郭谨一发布员工内部信称“加快优化整体组织架构”,参与联名信的多位高管职位均被调整[64]。
加冰过多争议
编辑
2023年7月,江苏南通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在瑞幸咖啡购买的两杯拿铁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冰块,引起社会热议[65],瑞幸咖啡客服则回应指所有饮品严格按照流程制作,冰饮不支持少冰,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时考虑对应口味无冰饮品;部分饮品支持去冰,可备注“去冰”,冰块多和无“去冰”选项的问题会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66][67]。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加冰要有度!瑞幸咖啡还是瑞幸冰杯?》为题发文,呼吁商家要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68]。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出倡议,呼吁“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69]。
強迫頻洗手争议
编辑
2023年12月11日,据东方网报道,有发帖者表示,由于在瑞幸咖啡门店工作时频繁洗手以及徒手接触消毒水等缘故,工作一段时间后手部皮肤变得粗糙,甚至出现皲裂、褪皮等现象。一些员工為了減少手部傷害會避開监控,甚至有假裝洗手的情况。但據指一些分店的監控堪稱「無死角」,有員工便因為洗手少了1秒而被扣分,輕則扣工资,重則辭退。有前員工稱,由于门店頻繁洗手的规定,導致爛手而離職[70][71]。2024年1月5日,瑞幸决定自1月8日起,店员的洗手频次从一小时更改为两小时一次。然而其频次仍低于星巴克和麦当劳的要求。[72]
与泰国瑞幸的商标纠纷
编辑
2020年,泰国皇家50R集团向泰国商务部合法注册瑞幸商标,且均依照泰国法律规则和程序办理,并获准使用该商标经营销售茶和咖啡等饮料的咖啡店业务[73]。
2022年8月9日,瑞幸咖啡在微博发布声明称,从未在泰国开店,强调泰国门店系仿冒门店。同时指出,该店“向左看小鹿”的图形商标和直接使用luckincoffee名称已造成对瑞幸品牌严重伤害,瑞幸相关部门已采用法律手段维权[74]。此后,瑞幸咖啡向泰国中央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法院提出违反事实真相的诉讼,指控50R集团恶意注册商标,对此初级法庭判决被告败诉。但50R集团认为判决不公,向法庭提交反驳。2023年12月1日,50R集团获得胜诉。12月19日,50R集团向法院正式提交诉讼,要求法庭判决瑞幸咖啡赔偿经济损失100亿泰铢,法院对此已立案受理[73]。翌日,瑞幸咖啡在微博就此案回应“情况还有待核实”,并附带一句泰文“ฉันอ่านไม่ออก แต่ฉันตกใจมาก”(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75]
2025年3月10日,据泰国律师事务所披露的消息,瑞幸诉泰国皇家50R集团案胜诉,泰国皇家50R集团被判处向瑞幸支付累计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76]